当前位置:希望>女生耽美>宠妃修炼手册> 第 106 章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106 章(1 / 2)

但李弘却真的像对待其余臣子一样,大手一挥,露出不耐烦的神色:“好了,母后。如今不是说这些的时候,这一次又是参了什么?”

“这次的事情你分明知道……”人老了,的确不如从前——比如现在,在李弘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下,太后纵然鄙夷这些口舌上的功夫,却也真切地被挑起了怒火,失去了应有的理智。

分明是李弘派人在那天夜里拦截了送信的人,并把证物交给了御史台,这才会将谢家牵连上!

那一日,是她的兄长、已经致仕的谢四老太爷得知林家被逼得狗急跳墙、奏请御史台搜府的消息后,生怕这一查之下暴露了什么,竟是急躁了,在没有妥当安排的情况下就命人将一些要紧的东西连夜送进来。

——所谓要紧的东西,是谢四老太爷与海盗首领高墉往来的信件和信物。

明明是想着,若林家等人把事情闹大,那些东西放在哪里都不安全,送到谢太后身边既稳妥,也方便太后快速与高墉再次联络、安排闽南的局势。可没想到……

这一急,竟是中了李弘守株待兔的圈套。

太后的话说到一半,尴尬地顿住了。可惜,这一次李弘没有打断她,反而露出恭敬的神色,等她说完。

太后:……

“皇帝与哀家政见不同,争论这些没有意义。”她平静下来:“刘阁老死谏之事,怕是风波不小,几位等在偏殿的重臣也一定在等候皇帝决断。传话下去,让刘阁老、林尚书和徐侍郎等人觐见。”

李弘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。

***

身量偏瘦、脊背佝偻的刘璋,今年已经七十了。一个白手起家爬上来的人,比起世家自幼培植的子弟多了些坚韧,倒是比谢家几位主事儿的更得谢太后信任。

他虽是外姓,实则也是谢家的人——毕竟他们刘家连人都养不活,别人家联姻叫姻亲,他更适合叫赘婿。

他是被林容的便宜老爹、吏部的林尚书扶着进来的。因着刘璋善于钻营,偏巧几次和林三老爷对上,林三老爷在对方手里吃了几次暗亏,一直怀恨在心——可一码归一码,内斗是一回事,文臣清高的面子是另一回事。刘阁老连死谏都做得出来,这名节传出去了,他一个身强力壮的难道不扶一把。

——况且,这姓刘的当真需要扶。

做戏做全套,刘阁老撞在了御前侍卫身上,那也是结结实实地。他没撞坏额头,但撞掉了最后一颗牙,这让他都有些后悔。

他这幅样子,自然被李弘免了礼。但他还是坚持拱了手,并向太后面前刚升起来的镂空屏风行礼。

垂帘听政的太后会坐在皇帝侧面,碍于礼数,不能直接面见臣子,会以屏风遮挡。

眼前这架镂空孔雀绣春屏已经有些旧了,但太后尤其钟爱,臣子们献上更贵重的也不肯更换。因为这件屏风的绣法很独特,太后透过留白的布料或镂空能够清晰看到外面的景象,可外头的臣子连里面是否有人都看不出来。

“这是闽南近日所有的战报,请皇上、太后过目。”兵部侍郎徐开山手上捧着堆积如山的文案,都是厚牛皮纸包着的,这是长途跋涉送来时避免损坏才会这样装起来,还多亏他年轻力壮抱得动这样一大摞。他气喘吁吁将这一摞尽量小心地放在皇帝书案上,可惜还是发出了“砰”的一声,险些还把李弘吃茶的碗打翻。

李弘:……

徐开山一张粗黑大脸尴尬地红起来,讪讪道:“皇上,这些案卷先前都已呈内阁阅览,您和太后也看过不少……不过为着御史台奏报之事,便又翻出来看能否用来佐证。”

御史台参奏的是疑似谢四老爷亲笔、并使用了谢家家徽拓印纸张的那封信,若是能证明属实那谢家可就真是通敌之罪了。可伪造书信陷害他人是朝廷里最笨拙也最多见的手段了,通常这样的事情很难找到铁证,最后都要看掌权者的态度。前头王家、林家被牵连时纷纷喊冤,只要太后、皇帝肯相信,就能定论为捕风捉影。

可若是皇族有心来一出“君要臣死”,别说是一封和敌军沟通的信件,就算没有,臣子私底下自娱自乐写的诗词中出现了“春去秋来、夏花散落”之类的词儿,都能被定性为诅咒大夏国国本。

这位徐侍郎虽然是个粗人,倒也是个干实事儿的。调查闽南兵败的真正原因是兵部的本职工作,面对从王家、林家到谢家,朝中冒出的这些名门涉嫌勾结海盗的声音,他脚踏实地,把半个月以来从南边送来的所有战报全部重新翻出来,核对上面的大事小事,想要找出与通敌信件有契合关联的线索。

这是个好办法,不过……

李弘揉了揉眉心。

不得不说皇帝这份差事其实是既枯燥又辛苦的。在缺乏电脑这样快捷工具的古代,整理军情全部需要用眼睛去看。

“回禀皇上,这里所有的奏报内容都有一定的关联性。比如这一篇和那一篇是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,五月三日在泉州南坊有少量贼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