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希望>女生耽美>宠妃修炼手册> 第 105 章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105 章(1 / 2)

在玉嫔产下小皇子的喜讯传出时,园子里却是风雨欲来之景。

“皇上,皇上!”

翰林院执笔学士方士廉虽然年轻,却很少有这样慌张的时候,他提着藏青官服飞奔进书房,在门前扑通跪下道:“皇上,外头的刘阁老撞柱了!”

此时的清和园俨然成了议政的朝廷。且因着这里位于上京以南寿山的山口上,从南边加急送过来的奏报本是要经关口审查后再往宫中送,若是送清和园反倒省了事。如今不单太后在此避暑、皇帝御驾亲临,连几位阁老重臣、尚书大人等也在外园的驿站中暂住了下来。

李弘端坐在青玉案后,挑眉看了看门外的臣子。

“皇帝!”坐在书案旁太师椅上的太后气急败坏地喊了一声:“刘阁老也是三朝元老、被先帝托孤的辅政臣子。你年轻,不知道那海水有多深,不过是多年前郑允下西洋带回些奇珍异宝就哄得你非要开海禁。朝臣们极力劝谏你都听不进去,日后可不要为此后悔!”

李弘轻笑一声,似乎当真不以为意。

翰林院大学士、内阁阁老刘璋,并不是世家出身——在多年前由世家把持的天下中,这个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最初因才学出众由当地属官举孝廉后,是从小小的县衙掌典做起的。然而他并不是个迂腐的人,他抓住一些机遇一路调任上京并进了翰林院,还博得了谢老太爷的赏识,迎娶了当初谢家三房的幼女。

凭着这门姻亲,更是凭着自己的本事,刘大人从外放入京,后入了翰林院,最后入了阁。这几十年的经营下来,刘家本也能称得一声世家了,只可惜这一家人口凋零,刘大人的兄弟早年都死在了饥荒中,几个儿子和长孙陆续因病而死,如今剩的一位幼子是个不学无术的,在陕北做小官。

“刘阁老年事已高,早该颐养天年了,偏还为这些糟心事操心。”李弘摇了摇头:“母后,这人老了脾气大性子急,稍有不顺就要撞柱子,实属正常。您说是吧?”

太后:……

“皇帝翅膀硬了,哀家却不能任凭你这样胡闹。”太后捂着胸口好不容易喘过了气,问方士廉:“刘阁老人呢?救下来了么?”

李弘轻笑,刘璋人精一个,这要是真死了一定是被人暗算的。

果然方士廉道:“回太后,御前侍卫眼疾手快已将刘大人拉开了。”

李弘撇嘴,在朝堂上阻止官员做出夸张的举动(比如自尽),虽说是宫中侍卫的职责所在,但这人的脑子也太不灵光了。

还是御前侍卫!宫里的御林军是太后把持,但李弘这些年早就把御前的人或培植或替换了。他心里摇头,等这事儿过去可要把今日这蠢货赶出御前。

“皇帝,哀家知道你年轻气盛,想要做出一番政绩,觉着若是能开辟海路、收拢周边海域的小国会是大功一件。可是哀家要提醒你。”太后语重心长地抬起了下巴:“你嫌弃这些老臣迂腐,却也该多听老人言,不然是要吃亏的。”

李弘笑着点了点头。

太后自然知道他是在装模作样,但这没有关系。

李弘再怎样不甘,政权的博弈却不在于什么天子的名分,而是在于手中的筹码。所谓孝道的压制对李弘毫无意义,但力量的碰撞才会让他无可奈何。

她和皇帝二人之间,这母慈子孝的面具早就在迎娶谢皇后时就撕破了。世人都说她老了,但她仍然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掌权人,一应大事上皇帝都不得不向她让步。在她百年之后,谢家还会有更多出色的好儿郎继承这个天下,而皇族李家……

不过是他们手里的傀儡。

这一次也是一样,就算李弘抓住了能够让谢家身败名裂的证据,但那又如何……世人只相信他们能够听到的,谢家可以堵住天下人的耳朵,让他们听不见,不就可以了吗?多么简单的事情!

“哀家听说,御史台得到了海盗与朝臣勾结的证据。”太后继续道:“这是上月以来第二次类似的消息了,第一次的奏折皇上还记得吗?”

李弘一挑眉。

“哦?有这样的事情?”似乎是听到了什么笑话:“而且此前有过先例了?”

太后咬牙揉了揉眉心。虽然明知道年轻的皇帝喜欢逞口舌之快,但每天和这样的人打太极实在影响人的心情!

“一月之前,从二品的武将孙督军和他的兵马在闽南战败,有人参他迎战不力,且和海盗暗通曲款导致……”

太后的话还没有说完,李弘一拍脑门打断她。

“哦,朕想起来了!”他恍然大悟:“母后,您说得是有人参王家、林家曾有通敌嫌疑的事情吧?哟,您这可不能怪朕记性不好,当初那折子直接送来您的清和园,朕这儿可没见着。宫里头怜儿产期将至,朕只顾着她了,倒也没心思管别的了!”

太后脸色涨红,随后开始发青。

皇帝大婚亲政后她就不能直接参与国政了。但是遇上动摇国本的“特例之事”,臣子们通过内阁以呈圣上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