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希望>都市言情>影帝:我的娱乐时代> 第六百八十五章 表演教育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百八十五章 表演教育(1 / 2)

最新网址:刘艺菲知道自己今天来座谈会,更多的是象征意义,让她发言也是如此。

“青年表演教育”这个命题,谁也不会指望刘艺菲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,毕竟很多人都知道刘艺菲在学校时就没好好上课。

她在剧院也不承担教学任务,没带过学生。

这种有记录,有拍摄的座谈会其实很枯燥,基本没干货,剧院和学院的发言人都在转着圈说官话,最多举例说明的时候,结合一些现实例子,比如,王小鹰院长就说了国家话剧院每年对新招进来的演员的培训工作,王劲嵩在会上播放了戏剧本科班上学期的期末汇演节目,表扬了影视和戏剧分班教学的成果。

其余的,听的刘艺菲直打瞌睡。

刘艺菲的发言稿是剧院写好的,她只需要照着念就行。

汤师爷对张麻子这样说过:“你这个县衙是摆设,判案只有去讲茶大堂,那才是真县衙。”

国家剧团虽不以票房为导向,但剧院领导们也知道,积极巡演才是锻炼演员锻炼队伍最好的方法,能赚票房,至少说明观众喜欢看你的剧,有观众看,剧院才更有活力。

刘艺菲笑道:“我还不好意思呢,每次演出,我明明是配角,结果台下我粉丝喊的最凶。”

可能上个月在一个戏剧节上见过,下个月的艺术节上大家又见面了。

刘艺菲作为小辈,有些玩笑话反而她来说更合适:“不是说青年演员教育吗,怎么成诉苦大会了。”

但国家话剧院现在遇到的问题是,剧目和演出机会太少,新人进剧院头三五年几乎全在坐冷板凳。

“远争教学生还是有一手。”剧院这边都很佩服冯远争,13年给北电摄影师学生排《哈姆雷特》,效果这么好还在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,“他那套格洛托夫斯基的东西有用。”

王劲嵩表示赞同:“对,不管是来看明星还是看什么,最关键的是愿意走进剧院。进来100个看明星的,经过一场两场三场五场的表演,最后要是能留下10个看剧的,就算特别成功了。”

大家都笑了。

同样的道理,座谈会是摆设,真正的交流是在会后的聚餐上进行的。

“我就不喜欢外面说什么艺菲来剧院是占了普通人的位置。”剧院领导还替刘艺菲鸣不平,“艺菲演出,至少把观众带进剧院了,这点就好。”

国内话剧市场还是太小了,中国又没有百老汇这样的专业舞台剧平台,全国观剧气氛最好的就是京沪两地。

“百老汇现在也不好做。”王劲嵩说道,“我年前跟百老汇一家剧院的舞台总监聊过,他说现在百老汇观众流量大不如前,剧院不得不砍掉很多演出,除了一些经典老剧,新剧也没人看。你们知道百老汇现在什么演出最火?”

“斯坦尼把表演拆得太过细碎,就像把一堆零件摆在你面前,你不会组装。其实斯坦尼晚年也意识到自己表演体系有问题,也试图修改,但太晚了,他的徒子徒孙已经把他的理论和方法传播到了世界各地,斯坦尼本人也改变不了。”

这也是流量的一个好处。

“不管是斯坦尼还是梅兰芳还是布莱希特,他们都是方法,而不是体系。”

学院教务处的一位老师补充说:“现在越来越多培训班的学生来考试,其实我们老师更喜欢白纸,但没办法,趋势是这样。”

“说出来还有点丢人,现在很多剧院靠脱衣舞和涩情表演维持生存。”王劲嵩对百老汇的没落也有点欷歔。

剧院这边的问题也类似,但比影视要好很多:“可能也是演话剧没什么钱赚,新人反而愿意沉下心来好好弄。”

斯坦尼在国内传播了六七十年,好处大家都看到了,斯坦尼的弊端学界也在反思:“斯坦尼的很多东西其实比较落后,斯坦尼把表演的过程拆成很多小科目,解放天性、动物模仿、注意力集中……这些都练好了就会表演了吗?很多人学完斯坦尼上了舞台什么都不会,他没有塑造能力了。

“对对对,越说气氛越重。”

说起教育问题,王劲嵩表示,电影学院分影视和戏剧两个班,就是想用一些新方法,看能不能有效果:“13年的时候,我们请远争来学院教了几天课,给摄影系学生上了18天表演课,然后上台汇报《哈姆雷特》,效果非常好。我们就从那时候开始萌发了设置一个戏剧班的想法。去年远争也来了,给我们排了《日出》。”

“什么?”

刘艺菲仔细听这群专业学者探讨斯坦尼和世界上其他表演方法,只觉受益良多。

“从来都没有三大体系,三大体系是我们戏剧教育家们臆想出来的。因为当时我们跟苏联亲近,所以引进了斯塔尼的方法,又因为梅先生把京剧带了出去,还跟斯坦尼握过手吃过饭,所以我们就把梅派称为另一个体系。斯坦尼体系在全世界影响最深,但不应该称体系,而应该是方法。

“我们也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